《异形:契约》中的工程师星球是否只是一个实验基地?他们的母星究竟在哪里?
这个问题困扰粉丝已经有十三年之久,到现在依然是争论的焦点。
一部分原因是,很多小伙伴发现工程师这个文明存在许多前后不一致之处。尽管他们是造物主,科技远超人类,但在数十亿年前就能进行星际旅行并绘制先进的星际导航图,可以到达任何星球。按常理推测,大家会有个疑问:这个如此发达的文明,为什么还穿着像2000年之前中世纪时期的服装?他们的穿着风格与现代地球文明完全不相符,反而显得古老复古,根本不像宇宙中的高端文明。
展开剩余73%然而,很多小伙伴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工程师文明的基础究竟是什么?难道现代地球文明就没有穿袍子的场所了吗?显然并非如此。许多圣城、寺庙以及一些宗教信仰较为浓厚的地方,相关人员仍然穿着类似古代的袍子。甚至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依然穿着传统的袍服。
工程师文明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和浓重的宗教色彩。他们的社会结构和文明进化方式与地球上的人类完全不同,因此保留了许多古老的习俗。尽管他们的科技已经达到了顶峰,并开始走向衰退,但一个依靠信仰驱动的文明,难以像地球文明那样轻易接受新的事物,因此他们的文明看起来显得原始且复古。那么,工程师的信仰是什么呢?
工程师也有自己的神,而这个神便是生物始祖异形——迪肯。在《普罗米修斯》中的圣殿,便有一座巨大的石像,石像后面是浮雕壁画,画中描绘的是一只张开双臂的生物——始祖异形迪肯。关于这座石像,有一种说法是,首个被原始抱脸虫寄生的工程师是工程师族群中最早探索生命创造的先驱,正是在他体内诞生了迪肯。由于他的牺牲,工程师族群得以找到创造新生命的办法,而抱脸虫寄生在工程师体内诞生新生命。
工程师族群随后对迪肯展开了深入研究,发现迪肯的血液具有神奇的功能,能够与其他生命体的DNA产生剧烈反应,从而诞生新的生命。对失去繁衍能力的工程师来说,这无疑是救命稻草。于是,他们将迪肯奉为神,称之为Lord,或者更具宗教色彩的说法——主。这便是信仰的力量,需求使得崇拜产生。
《异形:契约》中的星球布局,实际上与地球上的圣城梵蒂冈非常相似——中间是一个圆形广场,中央是一个圆顶的教堂。导演曾解释过,这个星球即是工程师的母星,并发布了短片《普罗米修斯最后的幸存者》。在短片中,大卫也提到,他和伊丽莎白肖所前往的便是工程师的母星。
最初,母星的设计计划十分宏大,展示了工程师文明的强大与魅力。然而,随着制片方二十世纪福克斯多次削减预算,《契约》变成了低成本电影,结果无法实现宏大场面的制作。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只好妥协,借鉴了梵蒂冈的城市布局,制作了一个简约的工程师城市。
根据电影中的设定,地球上的梵蒂冈建筑或许正是受到了工程师文明的启发,因为工程师是地球的造物主,曾将他们的文明传播到地球。
另外,有一个争论点是,《异形:契约》中的工程师与《普罗米修斯》中的工程师外观差异巨大,很多人认为这两者根本不是同一物种。有人猜测,皮肤偏黑的工程师像是实验品,那个星球也许只是一个实验基地。这个问题与电影制作有关。《普罗米修斯》中的工程师需要复杂的化妆和道具修饰,制作成本极高,而为了缩减成本,《契约》中的工程师造型显得简单,因此出现了形象差异。
另外,也可以假设,两种工程师之间存在差异。《契约》中的工程师是普通平民,而《普罗米修斯》中的工程师则是统治阶层的高级工程师,经过进化。
最后,大家或许不必再怀疑,工程师的故事已经结束。他们属于《异形》的前传物种。如果工程师的母星真的存在,他们早就会继续向地球投放黑水,然而这与《异形》宇宙的剧情发展不符——人类早已被团灭,后续剧情将无从谈起。因此,可以放心地接受这个结局。
毕竟,《普罗米修斯》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悬念,难以填补的坑。或许后续的电影会逐渐补充设定,像《异形:夺命舰》那样,慢慢揭开真相。
发布于:山东省